加速冲刺2000亿元产值 五大行动护航 加快建设现代茶产业强省

加速冲刺2000亿元产值 五大行动护航 加快建设现代茶产业强省

1阅读 2024-05-09 02:46 行业

连续三年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大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张——这是川茶交出的奋斗答卷。

连续多年茶园面积、单位面积产值、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这是川茶产业昂扬向上的奋进姿态。

乐山市五通桥区万亩茶园。


奋斗与奋进,澎湃川茶继续前行的力量;奋斗与奋进,绘制川茶再攀高峰的蓝图。

时间回到2022年,这一年年底,在川茶产业提前一年撞线千亿产值之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0年川茶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的现代茶产业强省建设目标,勾勒出川茶全面崛起的“路线图”。

蓝图明确,“路线图”清晰。锚定目标,启动实施“做强基地、做优加工、做响品牌、做大龙头、提升效益”五大行动。新时代新征程上,川茶吹响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号角,激活“川字号”特色产业快速崛起的新动能。

绘制全链条现代化“路线图”,推动川茶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5月5日,立夏,眉山市洪雅县中山镇盛邦种养专业合作社门口,一年一度的春茶分红大会如期举行。当天,上百户入社农户共计分享总额300多万元的茶产业发展“蛋糕”,户均分红3万元以上。

此前一天,乐山市夹江县吴场镇三管村的茶业基地里,茶农李治伟和老伴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出口季准备新茶。眼下,夹江出口茶备案基地超过10万亩、年出口茶叶2.6万吨以上,稳居全国前列。

立夏前后的两个场景,逐一回答川茶产业的时代考卷:作为又一个农业千亿产业,川茶如何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答案在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中:树立大食物观;做大做强“川字号”农业特色产业。

《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亩产值持续增加,毛茶产值达到400亿元,综合产值超过1300亿元,带动全省500万茶农增收、300万从业人员就业,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毛茶产值达到600亿元,综合产值超过2000亿元,基本建成现代茶产业强省。

目标切实可行——自2014年以来,川茶综合产值连年保持10%以上增速。全省茶园面积稳步增加,多数已进入丰产期。数据显示,目前每年有400多万茶农和200多万从业人员从事种茶、采茶、制茶和销售等有关工作。

重点更加明确——围绕“做强基地、做优加工、做响品牌、做大龙头、提升效益”五大行动,促进全省茶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加快推动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

明确的路径,是对川茶产业补短板的精准施策,也是对既往措施的一以贯之——无论是提升茶园现代化水平,还是完善加工体系、擦亮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和提升综合效益,一系列措施针对性补强,行之有效。

按照《意见》要求,2022年以来,四川全面启动现代茶产业强省建设,聚焦全链条提质增效,先后推出茶产业基地建设、品牌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建设、主体培育和金融支持等“硬举措”。

两年来,茶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实施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责任不断压实、“指挥棒”不断逗硬;茶产业领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和备案制度等市场准入制度不断完善建强,产品包装标识、鲜叶产地来源等标识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在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新征程上,川茶散发出独特的清香。

数据为证,2022年,全省茶业综合产值达到108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2023年,全省茶叶综合产值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跑出发展“加速度”;今年春茶产期,川内各地产销两旺。

打出全链条提质增效“组合拳”,川茶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3月27日,第二十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市名山区开幕。开幕式上,现场参展的数十个茶文旅融合特色村引人关注。

4月30日,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银星村,川红工夫茶艺大师们正在现场斗茶。在他们的身旁,数百亩标准茶园生产出来的红茶,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追溯生产全过程。

2022年以来,锚定现代茶产业强省建设目标,四川持续强基地、优加工、亮品牌、育龙头、促融合。在蜀乡大地的茶园上,奏响了川茶崛起的协奏曲。

做强基地首当其冲。立足全省120多个产茶县等比较优势,以2021年起步建设的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四川川西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川西南名优绿茶、川东北高山生态茶产业带和川南工夫红茶、川中茉莉花茶集中发展区“两带两区”等加快打造。放眼全川,茶树新品种栽培、绿色生产等先进技术快速推广,全省标准化生态茶园、出口茶备案基地不断扩域。预计到明年底,全省优质红茶专用新品种面积将突破50万亩,川内标准化机采基地面积占比达到六成以上。

做优加工紧随其后。2022年以来,以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茶集团)等50家“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企业为重点,协同推出用电、用地、加工机械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进而,全省茶叶加快初加工、冷链能力布局和精深加工的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加工链自动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在此基础上,川茶产业版图中的中高端名优茶比重持续提高。

川茶品牌不断擦亮。两年来,“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及“峨眉山茶”“蒙顶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川红工夫茶”等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川茶“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不断完善,推进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蹄疾步稳。以名优绿茶为主,工夫红茶、茉莉花茶、优质黑茶为辅的传统优势产品体系及对应品牌体系加快形成。

行业龙头趁势崛起。通过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川茶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和能级不断提升。龙头引领之下,“川茶兴千村”行动走向纵深,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茶农积极参与的茶产业化联合体层出不穷。目前,全省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和亿元茶企已突破20户,全川茶企龙头方阵呼之欲出,不断改写全国茶企版图。

产业融合更深层次。在四川大部分茶叶产区,立足茶园生态优势,陆续探索“旅游+”“生态+”等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由“卖茶叶”向“卖风景”转变,一批特色鲜明的家庭茶庄、休闲茶庄、主题景区、主题茶城等加快发展。

全链条提质增效、产业链加快延伸,川茶加快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更多茶农种好茶鼓腰包

4月底,达州市万源市固军镇三清庙村的蜀韵生态富硒生态茶基地万亩茶山上,春茶采收完毕。经初步核算,今年春茶产期,通过鲜叶收购、加工厂作业等方式,基地带动5000余户茶农户均增收万元以上。而相距不远的万源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则借1.2万余亩优质茶园引入8家龙头企业,帮助茶农足不出户就可将产品远销国外。

同一时间段,在自贡市荣县等茶叶产区,当地提前邀请参加第十三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的采购商前来接洽,及时收购茶农手中的鲜茶。

在推动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如何提高茶农收入水平?如何拓展川茶销售渠道?面对考卷,四川发力提高种植端质量效益,拓宽销售渠道。

提高茶农种茶效益。近两年,四川一手立足提高茶农技能,连续开展多轮茶农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种茶技术能手、职业农民;一手提高采收水平,推行机采机防等机械化作业,推进春茶、夏茶、秋茶应采尽采,实现省工节本增效,助力茶农鼓腰包。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鲜明“优质优价”的导向,大范围推广“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逐步建立保护价托底收购、以质定价分级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茶区农户就近就地就业。特别是借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构建以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紧密联系龙头企业与种植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在乐山和宜宾等地,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建立“流转有租金、务工挣薪金、经营赚现金、按股金分红”的茶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茶农在种茶采茶卖茶中收获更多“真金白银”。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结合茶叶产区布局,因时应势推进茶旅康养一体化发展,鼓励茶区农民开办“茶家乐”、特色民宿等业态拓展关联产业增收。目前,雅安、宜宾、乐山和广元等传统绿茶主产区,旅游收入已成为茶农在茶叶销售之外的另一大收入来源。

构建市场营销网络。以区域性茶叶产品交易市场和“天府龙芽”等区域品牌展示展销平台建设为抓手,川茶特色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不断强化。连续十多年举办的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成功转型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展会。此外,在“天府龙芽”引领下,川茶先后集体进军国内外市场,不断不断加快出川、出国步伐。

方向明确、步伐坚定、举措清晰,四川正川正朝着现代茶产业强省加速迈进!

(暮冬 图片由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提供)

来源: 四川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茶,源于自然,有山魂水魄的灵性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